装备层面危机凸显,黑海舰队的主力舰艇已经沉没,唯一航母“库兹涅佐夫号”因技术老化和资金断裂面临拆解报废。号称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的俄罗斯,如今连一艘能用的航母都没有,军力的脆弱程度可见一斑。虽然军工产能尚能维持,但导弹零件竟然依赖洗衣机芯片代替,故障率大幅上升,军备质量堪忧。
现实颇具讽刺意味,有说法称,现在俄罗斯控制的领土甚至比2022年还要少。与此同时,乌克兰军队凭借“星链”卫星通信和无人机的优势,日均摧毁俄军约20辆装甲车,战场态势对俄极为不利。
科研投入大幅削减,电子产业的国家补贴从2024年的265亿卢布锐减至2026年的49亿卢布,两年间缩水了81%,严重影响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。
自主研发项目陷入停滞:
- 高速铁路项目拒绝采用中国技术,硬是推给经验几乎为零的本土企业锡纳拉,结果1.7万亿卢布的工程延期,2028年通车遥遥无期;
- 国产大飞机项目喊了20多年却未能量产,俄罗斯许多飞机仍依赖苏联遗留下来的机型;
- 1995年启动的“安加拉”火箭项目,至今30多年仍未能实现稳定生产。
核心原因是西方制裁几乎切断了90%的高端芯片进口,本土替代产品良品率仅有15%,而西方的良品率高达85%,技术差距明显。
传统势力圈也在崩溃:
- 叙利亚,作为俄罗斯在中东最大的盟友政权已濒临倒台,俄罗斯却无力进行有效干预;
- 中亚五国中,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纷纷转向中国、美国和土耳其;
- 高加索地区,亚美尼亚退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,阿塞拜疆更是公开挑战俄罗斯军队。
美国则趁机给予致命一击,7月特朗普签署行政令,对俄罗斯商品征收100%关税,并威胁制裁任何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,迫使印度不得不推迟其北极天然气项目。
俄罗斯唯一的救命稻草是对华石油出口占比从18%攀升至45%,但俄罗斯GDP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,谈判筹码依然薄弱。
人口问题则如断崖般严重。2024年新生儿数量仅有122万,为1999年以来最低,死亡人数达到182万,人口净减少60万,人口红利大幅流失。
技术差距持续扩大。全球AI军备竞赛投入巨大资金,而俄罗斯不仅难以保持补贴力度,还面临芯片、无人机和卫星技术的突破瓶颈,军事实力和经济发展双重受挫几成定局。
残酷的结论是,俄乌战争只是加速了俄罗斯的衰败,真正的深渊在于它错过了过去30年的技术革命。当大国竞争进入“智能制造”时代时,俄罗斯却仍困在依赖资源出口的老旧思维中。
最后想强调的是,时间绝不站在俄罗斯这边。普京曾援引沙俄改革家斯托雷平的话:“给国家二十年稳定,你将认不出俄罗斯。”如今,战争撕裂了这份稳定,技术发展的窗口正在迅速关闭。虽然领土可以争夺,人口可以迁移,但“技术主权”一旦失去,就是21世纪大国命运的真正死穴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