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音乐的角度来看,韩红的怒斥并非无的放矢,而是由两大核心原因引发的:
**第一个原因**:那群遭受批评的歌手们——无论是女生还是男生,实际上都是拥有中国音乐学院背景的科班出身,或是乐队成员。他们都是靠音乐为生的专业人士,却连最基本的音乐素养——节奏感和进拍能力——都缺乏。这对于一个自诩为专业的歌手而言,简直是“致命伤”。
**第二个原因**:这些参赛歌手的耳机中充斥着一种非常“业余”的现象——耳返指挥提示音。换句话说,他们的耳返里加入了提前的提示音,用来提醒歌手何时进拍、何时唱歌。这种做法本应仅在训练中使用,却被一些歌手用作“救命稻草”。更严重的是,耳返里还包含了节拍器的提示音,这一切的“叮嘱”使得歌手失去了专注,无法清晰听到自己的声音、伴奏的细节,以及歌曲中的音量强弱。
从根本上看,这种依赖提示音的行为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演绎质量,还暴露了他们在音乐本质上的短板——连节奏、拍点都无法掌控,怎么能够做好一场音乐表演呢?
### 节奏掌控的基本功
进拍,作为最基本的乐理知识之一,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复杂。韩红的愤怒,源自这些“科班”出身的歌手居然连这个最基础的乐理都掌握不牢。这种情况下,其他音乐细节的展现无从谈起。
**那么,专业歌手是如何进拍的呢?**
1. **简谱提供了节奏点**。在简谱上,进拍的节奏点非常清晰,歌手只需熟记这些节奏点,便能精准跟随音乐的脉搏。节奏类型有很多,但正拍、反拍、切分拍等是最常见的几种类型。作为一个成熟的音乐人,甚至是业余爱好者,都能够轻松掌握这些进拍方式。
2. **掌握换气点**。对于每一个演唱者来说,进拍的同时,如何控制换气点同样至关重要。在简谱中会有明确标注“0”处为换气点,歌手需要在合适的时机吸气,为接下来的歌唱做好准备。通过这样的技巧,歌手可以有效规避紧张感,做到精准的演绎。
举个例子,我们拿周杰伦的《青花瓷》简谱来分析。简谱显示,第三拍的十六分音符位置是一个反拍点,歌手应在小节第三拍的正拍处吸气。这就意味着,进拍和换气是有迹可循的,只需要歌手能够理解简谱上的标记,就能做到无缝对接。
如果连节奏进拍都掌握不了,那就说明歌手的基本功有严重问题——这种“草台班子”水平,甚至连业余爱好者都无法做到。音乐不是单纯的娱乐,它是一种严谨的艺术形式。没有基本的乐理素养,怎么谈得上“做音乐”?
### 节奏失控的严重后果
韩红的愤怒并非仅仅因为这些歌手在进拍上出现问题,而是因为这个问题暴露了更深层次的音乐素养缺陷。进拍错误的后果,远远不止是一个表演的失误。它意味着演出时歌手无法准确抓住节奏,失去了与伴奏、编曲的合拍感,甚至会影响到整场演出是否能完美呈现。
在音乐综艺节目中,通常不会使用提示音。像《歌手》和《天赐的声音》这样的节目,歌手们水准够高,自然不需要这些辅助工具。相比之下,一些偶像综艺节目里,由于偶像歌手普遍年轻且专业基础薄弱,节奏提示音成为了一种“商业方案”,让他们能够在演出中“顺利完成”任务。
但这种做法,对于真正的职业歌手而言,是不应该存在的。提示音不仅让歌手产生依赖,还容易削弱他们的节奏感。一个连进拍都进不来的歌手,又如何在这个行业立足呢?
### 韩红的“怒斥”背后
韩红的愤怒,不仅仅是出于一时的情绪波动,而是对当前娱乐圈中音乐素养滑坡的深刻反思。她所做的,实际上是一次对低质量歌手和音乐人现象的“揭露”。通过她的直言不讳,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正视这一问题,进一步提高整个华语乐坛的音乐水平。
综上所述,韩红的“发飙”是对音乐本质的呼唤,她的愤怒是一种无奈,但也是对更高水准的期待。希望未来的音乐人,尤其是年轻的歌手们,能够更为重视自己的音乐基础,踏实学好乐理,以此来为华语音乐的未来注入更多的专业力量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