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库存周转背后其实是两件事:
货压多久:货在仓库里待得越久,占用资金越久;
钱回多快:货卖出去才能变现,周转越快,现金流越好。
你以为自己是老板,实际当了“仓库管理员+银行信贷员”,整天把钱压在那些躺着不动的货上,怎么可能不亏?
二、库存周转率 和库存周转天数有什么区别?
库存周转这个指标,常用有两种说法:
一是库存周转率(Inventory Turnover Ratio):
公式是:
库存周转率 = 销售成本 / 平均库存
这个“销售成本”是指你卖出去货的成本(不是售价!),比如你进货花了100元,卖出去收了150元,那这里算的是100元。
“平均库存”就是你期初和期末库存取个平均值。
这公式说明什么?
一年中,你卖出去的货,等于把仓库里的货“换了几轮”。
比如: 销售成本 = 600万,平均库存 = 200万 那库存周转率 = 600 ÷ 200 = 3(就是一年转3轮)
二是库存周转天数(Days Sales of Inventory, DSI):
公式是:
库存周转天数 = 365 / 库存周转率
你也可以写成:
库存周转天数 = (平均库存 / 销售成本) × 365
这个更直观,就是:
你库存里的货,平均压在仓里多少天才卖出去。
比如: 上面周转率是 3,周转天数 = 365 / 3 = 约122天 也就是说,你的货平均要压在仓库里122天才能出库变现。
三、如何用进销存系统提高库存周转率?
看懂一个指标,不代表你就能解决它。
真正要提高库存周转效率,要借助进销存系统从这些方面下手:
1. 实时库存可视化:先搞清楚你“有多少、动多少、压多久”
进销存系统第一个价值,就是让你看清库存。
每个SKU现在还有多少?
是哪天入的库?
这个月有没有动过?动得快不快?
哪些是安全库存,哪些是压仓货?
系统直接给你列出一个“库存动销分析表”,红黄绿三个灯一标,动销慢的货一下子就暴露出来。
老板每天登录一看,就知道什么货“得压着”、什么货“该出手”。
2. 设置安全库存线:让补货节奏自动化
最怕那种情况:爆款卖着卖着突然断了,补货来不及,客户没得选就跑了。
进销存系统可以帮你设“安全库存线”:
系统会自动监控库存量;
一旦库存跌破下限,就自动提醒要补货;
一旦库存超过上限,就提醒别再进了,避免积压。
这就像你装了一个“库存刹车+油门”的监控器,永远踩在最合适的位置。
3. 动销报表:看清“什么货好卖,什么货拖累”
有些企业库存周转差,是因为结构不对:
有的SKU一年只卖几件,但一直在补货;
有的SKU刚上架就成爆款,却一直断货。
进销存系统会帮你做动销分析报表,像这样:
这些数据一看你就明白:
哪些是快动品:要多备货,少断货;
哪些是压仓货:要打折清、促销卖,别再进了。
你不用拍脑袋做决策了,数据告诉你怎么做。
4. 一键调拨:让库存“动起来”,而不是“堆起来”
很多公司有多个仓库、多个门店,有些地方爆卖,有些地方堆山。
进销存系统可以做到:
库存调拨建议:比如门店A爆单、门店B库存多,系统自动提示“可以调货”;
跨仓盘点、调拨、入库、出库,全程留痕,不怕扯皮;
做全国库存“总图”,让库存“全国跑”,不是“各地躺”。
这叫“动销率提升+库存结构优化”双管齐下。
5. 帮你分析“进货是不是进错了”
库存周转差,很多时候不是销售差,而是采购进错了。
进销存系统可以做一个“进销对比表”:
每个采购批次进了啥、花了多少钱;
这些货后来怎么卖的?卖得快不快?
还剩多少压仓?库存周期多长?
系统一分析,老板马上知道:
是不是采购判断失误?
是不是哪个供应商货不好卖?
是不是某类产品压得最多?
不靠吵架、甩锅,而是用数据说话。
6. 用库存周转“打分”,定期复盘库存结构
系统可以定期算出你的:
总库存周转率;
各SKU库存周转天数;
仓库库存积压比率。
这几个指标配合起来,就可以做库存结构复盘会:
哪个品类周转差了,要不要砍?
哪个SKU反复断货,要不要提产?
哪个供应商进货节奏出问题,要不要换?
这就是真正的“用系统驱动库存决策”,而不是人拍脑袋、货压仓库。
四、FAQ
Q1:库存周转天数是不是越低越好?会不会导致缺货?
A: 并非越低越好,需结合行业特性与业务模式平衡。
低周转风险:若低于安全阈值(如快消品行业<30 天),可能因补货不及时导致断货,影响客户体验;
合理区间:通过进销存系统设置 “安全库存线”,当周转天数接近预警值时自动触发补货,既能避免积压又能保障供应。例如,服装行业可接受 60-90 天周转,但需对季节性爆款单独设置快速补货机制。
Q2:不同行业的库存周转率参考值怎么看?小公司没行业数据怎么办?
A:
通用参考:快消品 / 零售:周转率 4-8 次(周转天数 45-90 天);制造业:周转率 2-4 次(周转天数 90-180 天);耐用品 / 奢侈品:周转率 1-2 次(周转天数 180-360 天)。
小公司实操: 若无行业数据,可对比自身历史同期数据。例如,若今年库存周转率较去年提升 20%,且未出现缺货,则说明管理有效;反之需排查是否存在滞销品积压或采购策略失误。
Q3:小公司用 Excel 管理库存,怎么计算库存周转天数?
A: 可通过以下步骤手动计算:
取数:平均库存 =(期初库存成本 + 期末库存成本)÷2;销售成本 = 全年卖出货品的进货总成本(需从采购记录中统计)。
套用公式:库存周转率 = 销售成本 ÷ 平均库存;库存周转天数 = 365÷ 周转率。 示例: 若年初库存成本 100 万,年末 80 万,全年销售成本 360 万,则: 平均库存 =(100+80)÷2=90 万; 周转率 = 360÷90=4 次 / 年; 周转天数 = 365÷4≈91 天。 进阶建议:用 Excel 搭建动态表格,设置公式自动更新数据,或试用轻量化进销存 SaaS 工具(如金蝶精斗云、用友畅捷通),基础功能免费,可一键生成周转报表。
五、写在最后:别再靠“感觉”看库存!
很多老板管库存靠感觉:
仓库“看着不满”,以为缺货;
仓库“堆得满满”,以为生意兴隆;
销售说“要多备一点”,采购就下单;
财务说“库存太多了”,结果爆款断货……
说到底就是一句话:
没有数字,管理永远是瞎子摸象。
库存周转天数这个公式,不是财务专属的,是老板必须要懂、运营经理必须会的核心指标。
它关乎:
你的资金压力;
你的利润结局;
你到底是把企业当买卖做,还是当事业做。
记住一句话:
库存动得起来,企业才有活力;库存压得住,利润才留得下。
现在就去算一算你自己的库存周转天数吧,别等年底结账才后悔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