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小板390一般指血小板计数为390×10^9/L,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为(100-300)×10^9/L,该数值高于正常值范围,说明患者存在血小板增多的情况,可能与急性剧烈运动、饮水不足、原发性骨髓纤维化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、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等因素有关。
1、急性剧烈运动:与跑步、打篮球、接力赛、拔河等因素有关,可能导致血液浓缩,从而引起血小板计数轻度增高,患者多伴有出汗、呼吸急促、脸红等症状。一般无需特殊治疗,经过休息、补充水分,一周后进行血常规复查即可。
2、饮水不足:与长期饮水量少有关,可能导致血液浓缩,进而导致血小板计数轻度偏高,通常无特殊症状。无需特殊治疗,注意保证每天合理的饮水量,在一周后重新进行血常规检查,通常会恢复正常。
3、原发性骨髓纤维化:可能与基因突变、慢性炎症等原因有关,患者多伴有乏力、骨痛、脾脏肿大等症状,可遵医嘱使用庚酸睾酮、司坦唑醇、羟基雄酮、干扰素等药物治疗,必要时可采取脾切除手术治疗。
4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:可能与基因突变、慢性炎症等有关,患者多伴有头痛、眩晕、视觉模糊、疲劳、肢体麻木等,症状,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、干扰素、羟基脲等药物治疗,也可采取放血治疗等。
5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:可能与基因突变、环境污染等有关,患者多伴有面色苍白、容易感染、皮肤紫癜等症状,可遵医嘱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、环磷酰胺、甲氨蝶呤等药物治疗,也可使用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手术方法治疗。
6、慢性髓细胞白血病:可能与基因突变、慢性炎症等有关,患者多伴有低热、多汗、体重减轻等症状,可遵医嘱使用白消安、阿糖胞苷、达沙替尼等药物治疗,必要时可采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式治疗。
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耐心,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,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。日常注意个人卫生、科学饮食、规律作息,避免受伤。